作者:尋彧近期,國產動畫片《中國奇譚》火了它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B站聯合出品,在全網僅開播三集就有6400多萬播放量,豆瓣評分高達9.5這部動畫由八個獨立小故事組成,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一開播就引發熱議,無數觀眾表示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豬妖身上“看到了自己”。
它究竟有何魅力?
《小妖怪的夏天》截圖首先,“小豬妖”的人物設定十分新穎近年來,不少大熱的動畫影視作品取材于《西游記》,從《大圣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人物及其事跡觀眾早已耳熟能詳《小妖怪的夏天》卻轉換了視角,聚焦大IP里一個不知名的小豬妖,正如它的英文標題“Nobody”一樣,小豬妖只是妖怪老大手下最普通的嘍啰,為了老大吃唐僧肉的計劃打雜干活,它甚至沒有姓名。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它會對領導熊教頭下達的指令產生質疑,也會在“上班”途中給家人買包子,還想要離開浪浪山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除了小豬妖外,消息靈通的烏鴉怪、媚上欺下的熊教頭、狠辣的狼大人等角色,也都是傳統敘事中的小角色,但在這部動畫中都成為主要人物,被構造出豐滿的形象;反觀師徒四人和妖怪大王,這些本該是重頭戲的角色在片中都沒有露面,只作為一種“傳說”而存在。
這種刻畫方式采用了新的敘事視角,將筆墨充分運用在小人物身上,描繪了傳統故事中被忽略的群體形象,在觀眾看到有血有肉的小豬妖時,自然更容易代入自身產生共鳴
《小妖怪的夏天》截圖其次,故事背景巧妙融合了神話與現實《小妖怪的夏天》以一只小豬妖的視角,講述了它在妖怪老大的指揮下捉捕唐僧的故事這一設定是基于《西游記》的神話背景,不過,導演將小豬妖的工作與現代職場巧妙銜接,賦予了神話故事以強烈的現實感。
比如,小豬妖做出了帶羽毛、命中率更高的箭,卻被上司熊教頭要求按規定重做;小妖怪們費力湊齊了一千斤柴火,卻被狼大人一把火燒光,要求一天之內換成山胡桃木;還有小豬妖“上班摸魚”,在巡山時睡覺等等,都在搞笑中映射了一些現代職場的荒誕,讓觀眾和小豬妖產生了同為“打工人”的情感鏈接。
此外,動畫中小豬妖的媽媽為兒子在葫蘆中裝水,囑咐兒子“不要太拼了,你看看你怎么禿成這樣”“跟著大王好好干”等親切的對話,讓角色形象更飽滿,也勾起了觀眾與母親的溫暖記憶此外,該片劇情張弛有度,將懸念感拉滿。
在小豬妖擅闖機關被狼大人追殺的過程中,二者經歷了幾番追逃,營造出緊張壓迫的氛圍片尾,小豬妖向師徒四人通風報信,卻被孫悟空一棒打倒在地,不由讓人心頭一緊而在彩蛋中,結局則發生了反轉,原來這是孫悟空將計就計的策略,小豬妖不但沒死,還得到了三根保命毫毛。
劇情反轉豐富了故事情節,讓觀眾的心隨著主人公的命運搖擺這個溫暖明媚的結局也是點睛之筆,它維護了孫大圣善惡分明的大英雄形象,也穩穩托住了觀眾“讓好人有好報”的預期,更守護了已經將自己代入到小豬妖身上的觀眾們的童真。
透過《小妖怪的夏天》,我們看到了傳統敘事之外的小人物的善與惡、悲與歡正如本片導演所說,“絕大多數人,不管地位如何,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大家都是小人物”小人物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但只要心懷善意努力生活,在平凡的人生里也能創造出精彩的故事。
(尋彧)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